我以為你會,其實你不會;你以為我懂,事實上我不懂。
專案最遙遠的距離
不問不知道,一問嚇一跳, Dateline 就是明天了。
經常有工程師、設計師喜歡開玩笑說:「我不會通靈。」這是因為技術者普遍認為:要有需求才有辦法解決問題。
但有需求就萬事大吉了嗎?事實上,有需求只是第一步,如何正確傳達需求、解讀需求,才是一個團隊和諧的關鍵。
今天就來聊聊,因為疫情帶來的工作模式轉變,為什麼在家上班比在公司上班心更累?
語境誤會
遠距對話時,說話者與接收者,經常會忽略語境造成的影響。
語境指的是語言的時空環境,它是由時間、空間、人物、關係、上下文等因素組成的複雜情境。
簡單來說,一句話如果包含兩種以上的解釋,就可能造成岐義,但如果我們能將這句話,與實際場景聯繫起來,大概率就能排除掉這些岐義。(參考資料:華人百科)
舉一個最近碰到的例子,一位 PM 在 LINE 上說:「系統要匯入舊資料。」
如果這句話傳到的是工程師群組,那從工程師的角度來看,這個 PM 可能是需要自己從資料庫做匯入資料的動作。但如果這句話傳到的是客戶群組,客戶可能就會誤解這句話代表以後系統會有匯入資料的功能。
語境不明確,遠距溝通就會變成一場大型的中文邏輯課,一旦有一方解讀錯誤,就有可能讓專案進度重創,嚴重一點還會導致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崩盤。
所以在默契不夠、未經磨合的情況下,團隊直接採取遠距合作是很危險的。
大家互相不了解各自的工作流程與開發習慣,在進行文字溝通時,就可能遺漏掉我們自認習以為常的事情。這是非常致命的問題,因為習以為常很難被發現,絕大多數的團隊,都只能在錯誤中培養默契。
了解為何會產生歧異
完全沒有歧異不太可能,但避免的方式還是有跡可循。只要團隊成員能夠意識到,什麼情況下容易產生歧異,長久配合下,至少能做到互相理解,最後再慢慢磨出默契。
我回顧幾次與外包工程師配合的慘痛經驗,總結出的一些常見、但大家不重視的錯誤溝通方式:
一、省略主詞
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常見的案例,甲方默認只有消費者才會需要把商品放到購物車,因此省略了主詞。如果我們對甲方的產業不夠了解,就不知道到底是誰可以將商品放到購物車。
為了避免產生誤會,這句話改成:「訪客身分可以將商品放到購物車」會更加合適。
二、含混用詞
非專業者可能無法意識到,一個不夠具體的要求,會讓技術者多麼困擾。
也許有人會說,我就是不懂這些!所以我才需要專業人士來做。
但真的是這樣嗎?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,在傳達需求時,加上一些輔助描述,就能讓技術者有明確的執行方向。
像是上面這段話,客戶大可以多拋出一些具體的理想情境,和為什麼這樣想。
例如:「我希望官網是藍綠色的,像 Tiffany 那樣子的顏色,因為我覺得這顏色很漂亮,我希望我的品牌也給人清爽、優雅的感覺。」
三、未統一用詞
到底是新增還是新建、修改還是編輯?這個問題不一定只存在對話中。
沒有統一用詞,看似影響不大,卻是經常性造成誤解的熱門因素。
像是早期的 Elementor 編輯器,在本地化時沒有很好的統一用詞,導致「複製文字」和「複製區塊」都被翻譯成了複製,造成使用者常常按錯(就是我)。
四、未明確定義用詞
提出需求時,盡量避免開放性答案,明確每一個動作的定義。
像這句話中,我們其實不知道「訂單完成」指的是什麼,付款成功等於「訂單完成」嗎?還是必須等確認收貨才是「訂單完成」呢?如果無法用言語解釋清楚,就務必將流程图作為附件,一併放在需求中。
五、帶有語義歧異
上面這句話,短短幾個字所傳達的訊息卻很複雜。
你以為打出這行字的人,可能只是單純如字面上所說的,想問為什麼不是承辦人員,還可以進行編輯動作。
但事實上,這是一句責問。
今天收到這句話的人是位工程師,並不知道前因後果,那他很有可能誤解對方想傳達的內容。
因此在進行文字溝通時,我們應該避免讓一句話,乘載過多訊息量。更不要明知有正確解答,還反問對方(老闆或客戶除外)。
總結
這件事情並不簡單,因為不論是說話還是閱讀,大家都不太可能有時間一字一句琢磨,語言歧異和中文好不好也沒有直接關聯。
因此,我認為在遠距進行溝通時,會議還是非常重要的,我們必須清楚文字溝通無法克服的難點在哪裡,然後靠著口語和故事情境輔助,讓每個人都能了解需求方向,這樣專案才會健康。
p.s 技術者千萬不要認為故事情境與自己無關,倘若今天真的發生了錯誤,最後改東西的還是你本人!
留言